关注世纪视觉
手机官网入口
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饮菊花酒、感恩敬老等习俗。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而重阳登高也成为中国诗词中的一个永恒题材。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登清水营城》
明·齐之鸾
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
鬓发已甘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
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
云外好呼南去雁,系书先为报江乡。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唐·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
睿览八纮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采桑子重阳》
现·毛主席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也极为普遍,菊花可以祛寒、祛毒,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
修篱种菊,把酒当歌,是文人墨客对秋菊的喜爱和赞美。清秋时节,万花慢慢零落成尘,清风落叶舞秋韵,菊做为秋的信使,开始点亮这个季节。
金皇后
《不第后赋菊》
唐·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瑶台玉凤
▼
《菊花》
唐·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旭日东升
▼
《秋兴八首·其一》
唐· 杜甫
霓裳
《晚菊》
宋·陆游
蒲柳如懦夫,望秋已凋黄。
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
胭脂点雪
▼
《咏归堂隐鳞洞》(四首其三)
宋·王汝舟
隐德家声累世闻,考盘幽涧作闲人。
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
礼花
▼
《新秋晚眺》
清·德隐
山中多晚凉,清风厉秋节。
遥瞻四五峰,壁立皆奇绝。
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
黄菊散芳丛,清泉凝白雪。
对此怀素心,千里共明月。
愿保幽贞姿,岁寒双皎洁。
玄墨
▼
《长安晚秋》
唐·赵嘏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羞女
▼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绿水秋波
▼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虚拟演播室 是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电视节目 制作技术。 它的实质是将计算机制作的 虚拟三维场景 与电视摄像机现场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使人物与虚拟背景 能够同步变化,从而实现两者的融合,以获得完美的合成画面。
来源:世纪视觉传媒 https://www.shijishijue. com